|
杭州學奶茶-學咖啡-星巴克咖啡致癌?嚇得我趕緊續杯咖啡壓壓驚!烘焙幫讓烘焙更簡單
上周末,我的朋友圈被一條重磅消息給刷屏了,星巴克咖啡居然致癌! 更加聳人聽聞的是,星巴克將此事掩蓋了整整八年,直到最近洛杉矶高等法院宣布,星巴克必須在産品顯著位置標注致癌警告,這件事兒才大白于天下! 与此同时,连带被起诉和要求标注致癌警告的还有其他90家著名企业,包括绿山咖啡、JM斯马克公司、Kraft Foods Global、 7-11、麦当劳等公司! 天啦噜,敢情咱們一直都在嗜血資本家的陰影下慢性自殺嗎?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?讓我們梳理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: 原來,上周六某自媒體公衆號發布了標題爲《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,全球媒體刷屏!我們喝進嘴裏的咖啡,竟然都是這種東西…》的文章,其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+,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 這篇文章究竟說了些什麽呢? 文章宣稱3月28日《華爾街日報》踢爆,美國洛杉矶法院裁定,星巴克必須在其産品顯著位置出示致癌警告,因其咖啡中含有一種叫做丙烯酰胺(Acrylamide)的致癌物質! 作者還援引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、世界衛生組織WHO,美國環保署、新華社記者、維基百科等資料,力證丙烯酰胺的致癌性! 最後,文章還截取了世界各大媒體的報道,痛斥星巴克這種謀財害命的行爲! 這一切看起來都那麽有理有據,簡直就是實錘。 一時間,圍觀群衆氣炸,競爭對手偷笑,自媒體加班寫稿蹭熱點... 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,居然還不到一天,這件事兒就被果殼、丁香醫生等大號給辟!謠!了! 原來,文章中所說的媒體報道和機構證實,竟然全都是斷章取義! 1、外國媒體在報道中,是中立客觀的呈現了訴訟雙方立場的,而文章中卻營造出一副牆倒衆人推的景象。 2、所謂的“加州65號法案”,涉及了900種“有害物質”,要求生産經營者對這些“可能致癌”的物質進行警告標注,注意是“可能”。而事實上,這900種物質,幾乎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食品。經營者標注與否,完全取決于有沒有人去起訴。 丙烯酰胺分子結構式 3、丙烯酰胺(Acrylamide)不僅在咖啡中存在,而且在大多數高溫烹制的食物中都存在,就連大家司空見慣的谷類,其丙烯酰胺含量都遠大于咖啡! 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(JECFA),從24個國家獲得的數據 4、丙烯酰胺的致癌性,目前僅停留在動物實驗上,而從動物實驗到人體應用上,有著鴻溝之別,所以丙烯酰胺于人體是否致癌,且有什麽劑量關系,目前都是不明確的!根據IRAC(國際癌症研究機構)的最新分類,丙烯酰胺屬于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類,而這一類還包括、豬肉、牛肉等,甚至熬夜的可能致癌性也不過如此。而且,在2016年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明確指出過:咖啡不存在致癌性。 如果咖啡致癌,那麽肉也不能吃了 5、相對並不明確有害性,咖啡的益處可能更多。 6、最惡搞的是,發布這篇《星巴克最大醜聞》文章的公衆號,居然是個造謠慣犯,遠了不說,就最近一個月,就已經有多篇文章被微信官方給辟謠刪除了! 微信辟謠助手截圖 好吧,事情至此應該是水落石出了,但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沈思。 爲了利益,謠言總會層出不窮,特別是食品相關的,由于跟生命息息相關,以至于圍觀群衆難以分辨,只好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,但如此下來,難免會讓好人受傷,讓壞人偷笑,但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。 親愛的幫友們,你知道哪些關于食品的說法其實是謠言?歡迎給我留言! 我是幫主阿濤,80後樂天派,熱愛烘焙和健身,經常登山和馬拉松,喜歡一切挑戰自我的事物。你若留言,我必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! 贊賞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 免責聲明: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,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、可靠性、完整性、合法性、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,僅供讀者參閱! |